2024-09-27
創始人林長青出生于1976年,在當下的IVD上市企業創始人當中,算是非常年輕了。1997年畢業于廈門大學應用生物化學專業,在校期間就專注于艾滋病和乙肝等傳染病的檢測技術研究。
以“發展生物科技,造福人類健康”為使命,持續聚焦醫學與公共安全檢測領域產品的創新與產業化。熱景的診斷產品主要應用于肝癌肝炎、心腦血管疾病、炎癥感染等臨床領域和生物安全、食品安全、疾控應急等公共安全及其他領域。
都知道新冠是分子和POCT企業的主戰場,分子企業主要做核酸檢測,POCT企業主要做抗原檢測,也有不少是同時做的。POCT五虎中,除了基蛋以外,另外四家在三年新冠期間均實現了業績暴增,熱景也不例外。
熱景磁微粒化學發光業務營收3.09億元,同比增長44.96%,成為公司最主要的技術平臺;此外,公司繼續保持高強度研發投入,2023年度累計研發支出1.31億元,研發投入占比營收24.29%。
熱景2024年一季度營收1.16億元,凈利潤505.48萬元,相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2.78%和91.42%,主要因為新冠業務的回落。常規臨床檢測業務仍保持增長,優勢產品肝炎肝癌類診斷試劑實現超過27%的快速增長。
在臨床診斷領域,熱景擁有多項前沿創新技術和創新產品,一方面繼續拓展原有核心技術平臺的研發,擴展磁微粒化學發光、上轉發光的檢測試劑菜單;另一方面,積極拓展基于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糖鏈外泌體、DNA甲基化的液體活檢腫瘤早篩技術。
熱景生物研發的“肝癌早診多項指標診斷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”以“十三五”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標志性成果的身份入選科技部評選的“50項現代醫學與健康的成果”,是唯一入選的IVD產品。
在肝炎至肝癌的肝病診斷方面,熱景已取得肝癌三項、高爾基體蛋白73、肝纖五項、乙肝病毒大蛋白、ctDNA甲基化和外泌體等肝病診斷14項指標的22項檢測試劑注冊文號,以及多項儀器注冊文號。
熱景肝癌檢測項目甲胎蛋白異質體比率、異常凝血酶原等成功彌補國內空白,打破了少數國際品牌的壟斷。乙肝病毒大蛋白、高爾基體蛋白73為國際首創,對慢性肝病進程的診斷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。
如果要評選2023年IVD最火的五大賽道,AD診斷一定在列。隨著近年來,AD治療藥物的陸續獲批,AD診斷的積極意義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“國人腦健康工程”是熱景打造的三大“國人健康工程”之一,是熱景深化腦健康相關疾病診斷、治療領域的研發布局,涉及的疾病包括阿AD、PD等,已在腦健康相關疾病的診斷方面研發多年,目前研發進展順利,取得突破性進展。
熱景聯合舜景醫藥、智源生物成立“國人腦健康工程”聯合實驗室,充分整合了三家公司在各自領域的優勢,發揮了強大的協同效應,實現資源共享、優勢互補,促使聯合實驗室在腦科學領域的研究與發展邁上新的臺階。
熱景已基本建立AD從診斷到治療的研發布局,在試劑方面,熱景及參股公司智源生物均有布局,其中公司在AD檢測方面的檢測指標主要為Tau蛋白系列檢測試劑盒,共4種。2023年熱景斥資4000萬對智源生物進行增資,強化AD檢測。
熱景的重要參股公司舜景醫藥通過源頭創新來開發FIC(First-In-Class)(同類首創)、BIC(best-in-class)(同類最優)的藥物或差異化開發有價值的產品管線,在研治療性單克隆抗體項目10項,其中5項已完成分子發現,2項已經完成分子確認;獲得2項發明專利授權。
5月28日,熱景公告了參股公司SGC001創新藥研發進展,SGC001是一款由舜景醫藥聯合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,共同開發研制的急救用單克隆抗體藥物,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(AMI)患者的急救治療。
針對AMI疾病,暫無相關抗體藥物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及審批上市,SGC001具有成為FIC藥物的潛力,有望為全球的AMI患者提供一種更加安全、有效的治療藥物。SGC001在美國成功申報IND是SGC001項目的重要里程碑。
48歲的創始人林總,19歲的熱景,都還很年輕。診療一體化這條路,也需要有企業去走,這塊“骨頭”很硬,但終會被一些有前瞻性的企業啃下來。
點擊訪問微信鏈接:中國“小羅氏”,診療一體先行者!